“山东省新材料产业2023年十件大事”
是由山东省新材料产业协会组织
专家学者层层筛选、投票选出
让我们一起翻阅
见证2023年度山东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刻
01 山东新材料助力C919国产大飞机圆满完成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2023年5月28日,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开启全球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标志着C919的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我省南山铝业、光威复材、中芳新材料、航空工业特种所、东方蓝天钛金、瑞泰新材料分别研发生产的高端铝板材、碳纤维、芳砜纶、飞机雷达罩、钛合金紧固件、高温合金等多项产品在C919上得到应用,助力中国人坐上了自己的大飞机。
02 我省4家新材料单位荣获中国工业大奖
中国工业大奖作为中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项,代表着中国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2023年3月19日,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共有123个企业和项目获奖,其中山东19项,落后江苏2项,分别高于浙江、北京、广东9项、10项、12项,排名全国第二,万华化学、路德新材料、国瓷材料、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新材料单位榜上有名。截止目前,我省已累计获得工业大奖63项,占获奖总数的13.2%,落后江苏5项,高于北京、安徽、上海16项、34项、35项,总数位居全国第二。
03 我省13个项目入围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名单
生物医用材料是生产诊断、治疗、修复和替代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所需医疗器械不可或缺的新材料,对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9月,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一批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入围揭榜名单,我省在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重点方向均有布局,由威高集团、万华化学、华夏神舟、维心医疗等牵头攻关的医用聚砜、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氧化锆复合氧化铝、超细镍钛丝等13个项目入围,位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
锂电池隔膜是隔离电池正负极防止短路、保证锂离子通过微孔实现充放电的关键材料。2023 年3月,泰和芳纶涂覆隔膜中试生产线实现稳定运转,目前正在与电池厂家进行技术交流和产品验证工作,已有若干客户的验证进入B阶段或C阶段。目前,泰和芳纶锂电池隔膜产能3000万平米,计划2024年扩大产能至3亿平米。芳纶作为综合性能最好的涂覆材料,涂覆隔膜具有比重小、强度高、耐穿刺、抗氧化、绝缘佳以及与电解液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能,能够显著提高电池的制备效率、高低温放电、循环寿命以及安全性能。2023年4月,泰和权属企业烟台经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纤维状锂电池中试项目正式投产,为智能穿戴行业提供新型能源供应方式,突破智能穿戴能源供应瓶颈,推动我国智能穿戴领域创新升级,发挥出“新三样”的新优势。
05 东岳集团实现全氟质子膜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市场化应用
2023年,东岳集团推出燃料电池超薄全氟质子膜产品,较国内外同类产品化学耐久性提高30%,该成果已在上海重塑等下游电池企业推广应用。历时二十年,东岳集团致力于全氟质子膜的科研攻关,突破了全氟质子膜关键单体、全氟磺酸树脂等系列关键技术,成功研发了全氟质子膜材料,实现了氢燃料电池质子膜、水电解制氢膜、液流电池储能膜的全产业链技术突破和市场化应用,目前,全氟质子膜相关产品年产能达50万平方米,可满足5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核心材料配套,为我国氢能产业走在全球前列提供战略安全保障。
风电叶片作为风电机组最重要的大部件,呈现出大型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有力推动了碳纤维在风电行业的批量应用。2023年9月7日,由东方风电自主研制全长126米的B1260A型叶片顺利通过静力试验。作为目前全球最长的风电叶片,B1260A型叶片采用了威海光威能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碳纤维风电拉挤板为主梁结构,该产品有效降低了叶片重量,助力实现叶片性能与成本的最优组合。目前,光威能源新材料已拥有碳梁生产线70条,除生产风电碳梁外,还能够实现建筑补强板、碳纤维肋筋、U型剑杆、方形支撑管等其他拉挤产品的批量生产。
万华投资的1260亿元的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正加速建设,首期投资231亿元建设高性能新材料一体化项目。2023年11月20日,山东友谊胶粘科技有限公司德国布鲁克纳BOPP生产线在蓬莱区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举行开机仪式。该生产线是目前行业内速度最快、幅宽最大的生产线,每分钟速度可达525米,每年产能可达6万吨,项目工艺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目前园区已投产友谊胶粘等13家企业,还有在建的万华蓬莱工业园等一批省重大项目,一个世界高端的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正在迅速崛起。
08 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正式接收齐翔腾达,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2023年6月7日,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正式接收上市公司齐翔腾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齐翔腾达)为其控股子公司。齐翔腾达是世界最大的碳四深加工产业基地,甲乙酮、顺酐产销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其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出口占比更是达到63%。整合了齐翔腾达后的山东能源新材料公司将聚焦“打造世界一流新材料产业集团”的发展定位,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推动高端化工新材料、纤维及复合新材料、钙基新材料等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倾力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
09 山东大学与济南共建晶谷研究院,打造千亿级“晶谷”产业集群
2023年7月26日,山东大学与济南市签订共建济南晶谷研究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研究院总投入10亿元,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与芯片源头创新供给优势为核心,构建“一院三链三圈”产业生态体系,打造“晶体材料——芯片模组——装备应用”完整产业链,力争在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与芯片、RISC-V CPU等领域攻克一批“卡脖子”核心技术难题,推动济南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与芯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有力支撑未来产业发展。
10 高端铝产业助力滨州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滨州市立足产业基础,以铝轻量化材料为核心,放大核心零部件制造优势,加快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支持魏桥创业集团等相关企业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链。2023年2月14日,邹平经开区魏桥轻量化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开工,该项目总投资105亿元,依托自主研发的先进轻量化铝合金材料,构建“装备制造+新材料”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打造世界领先的汽车轻量化研发、设计、生产基地,带动形成新能源轻量化装备制造产业集群。2023年12月12日,山东宏灿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汽车轻量化大型一体化压铸一期项目竣工投产,打造全国第一条“铝水—压铸—装备制造—回收利用”的全新绿色示范产业链,推动企业轻量化发展再迈新步伐。